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 瀏覽位置:首頁 > 文章分享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文章分享


【46期99.03】尊重聾文化的觀點

  • 發佈日期:2010-04-03
  • 照片說明文字------理事長 陸萳洲
    聾人生下來,來到這世界生活,面對未來的挑戰與機會,聽人在人生的旅程一切順利且成功,但是聾人在人生的旅程中遭到不少挫折、緊張、沮喪、失望等,慶幸的是,我們以前在困難的生活與中求助無門的苦日子過去了。在目前科技日新月異的資訊時代,資訊科技的發展與運用,研發不少與聾人生活有關的科技產品如傳真機、手機簡訊、電影字幕、電子郵件、網際網路、手語電視教學節目、電視字幕、視訊會議、手機影像、電話影像、數位行動電視等,協助解決聽障者在生活上、溝通上、學習上、就業上等困難的問題,使聾人在空間無障礙環境生活中帶來便利且迅速,這是都拜資訊科技的研發之賜。

    從過去台灣的聾人慣用自然手語溝通的社區發展的歷史,七十年代,由於回歸主流教育崛起,各學校紛紛成立啟聰班,大部份以口語教學為主的回歸教育,畢業後融入普通高中職就讀,聾人、聽障人(不會手語)雙方語言溝通衝突而導致聾人社群結構變化了,形成使用手語、口語溝通的全聾與重聽的社群產生了兩個社團。所以聾人社群活動受影響而產生了許多小團體,有些一群慣用手語的聾人傾向擁抱聾文化與傳承自然手語文化,但是那些不會手語而能口語的聽障不會傾向依附聾文化。換言之,聾人社群的定義就是指一群聾人經由彼此的團體來尋找同病相憐的聾朋友,這些團體雖然是小型的組織,由擁有各人不同理念的聾人、聽障人士與重聽人士所組成,但一直迄今仍沒有一個較強的共識團體主導,難以影響政府研訂各項的政策所有改進。

    根據我所知在美國聾人研究(deaf study)文獻中大部份著述有關「聾文化」的論述,見仁見智,其定義便是指聾人順其自然聚集慣用自然手語互相溝通活動的價值文化,這樣形成有一種聾文化所存在。引述其專論:「A hearing baby would be a blessing and a deaf baby would be a special blessing.」其譯成中文:「擁有正常聽力的小孩是一種上帝恩賜,而擁有喪失聽力的小孩是可說一種特別恩賜。」換言之,聾父母願望生下聾人的下一代,他在聾雙親身邊形影不離並彼此暢所欲言而不會空虛寂寞,他的雙親拒絕他配戴助聽器,因為他們以終身為此種「聾」為榮,雖然多數正常父母希望未來的子女出生時能擁有健康的身體,但是聾父母即是身心障礙人士,有多數父母會認為所謂「缺陷」與「障礙」其實是社會主流價值對其「聾文化」的一種歧視。尤其是聾人社群,他們會認為聽力障礙並不是一種缺陷,而是一種慣用自然手語溝通對話的社群。

    所以我們來探討「缺陷」(disabilities)與「障礙」(handicaps)兩者間的不同,缺陷是指失去身體的某個部位或喪失某一個生理功能,即喪失聽覺是屬於感官功能方面的缺陷,那些缺陷是否造成生活上的障礙,換言之,我們聽力上都有缺陷,在某些場合我們屬於有障礙的一群,因為與聽人溝通很不方便。但是進了聾人社區我們的障礙就不見了,因為我們可以用手語和他們聊天。我們在本協會辦公室可以暢所欲言,但是到了會外卻得依賴手語翻譯員協助翻譯,所以在生活上、溝通上、學習上、就業上,就醫上等我們利用各種方法克服自己聽力障礙的限制,使聽力問題不會成為一種障礙。

    現在我來提出結論,在美國高立德大學(世界唯一的聾人大學)任教的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皆具備手語教學能力且超強,在教學上皆以手口語講課,使聾學生能理解教授講課內容並提昇他們的知識程度。在畢業典禮或研討會中,率先登場的校長以手口語並用致歡迎詞,接著各學院院長、研究所所長、教授、學者以手口語致詞,全場未見任何手語翻譯員在場協助翻譯,卻充滿歡樂的氣氛。大多數啟聰學校也如此,他們的校長和教師皆以具備手語能力也很強,手語溝通無障礙。而台灣呢?目前台灣聾教育環境竟然承襲傳統的封閉式教育制度,所有的聽障教育由一群不會手語的校長主導者,聽人至上的霸權主宰聽障教育事務,教師變動率高,最近新進代理教師無教學經驗且未具備手語能力,導致聾學生程度普遍太差,就業也不太理想,如果具備專業能力,要找好的工作並不困難!

  • 分享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