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 瀏覽位置:首頁 > 認識聽障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認識聽障


助聽設備

  • 發佈日期:2010-04-24
  • 照片說明文字
    當聽障者無法由藥物及手術改善聽力時,便需借助聽覺輔具的幫忙,此即助聽器及人工電子耳,但部分嚴重的聽障者配戴聽覺輔具也無改善聽力的效果,對週遭環境反應與人際溝通純粹依賴手語、唇語辨識與筆談。
      助聽器(hearing aid)是幫助聽障者改善聽力不良狀況的裝置,最早期的助聽器是耳筒,其構造與用法類似平常的漏斗。進入二十世紀,依據近似電話的原理,有人設計出電子式助聽器,其內部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麥克風(microphone),一是增波器或稱擴大器(amplifier),一是接收器(receiver),聲音由空氣振動而先經過麥克風,轉成電流,經過增波器放大後,傳進接收器,再把電流轉成聲波,使聽障者感應到聲音。1920年代,助聽器使用真空管,到了1950年代,為電晶體取代,1980年代,半導體晶片將助聽器的效能再進一步提昇。

      按照聲音傳導方式區分,助聽器分為空氣傳導式(air conductive)與頭骨傳導式(born-anchored)兩大類,大部分助聽器屬空氣傳導式,依其外型可大致再分成四種:1.口袋型,麥克風及增波器製作於一香煙盒大小的單元內,可置入口袋,以電線連接著插於耳道之接收器;2.耳掛型,將所有組件製作成一小型彎曲的單元,可掛於耳後,並以軟管插入耳道接收;3.眼鏡型,將所有組件置入較粗厚的特製眼鏡架內,以軟管插入耳道接收;4.耳道型,根據配戴者的耳道塑模,將所有組件置入一微小的單元內,可完全插於耳道中。以當前的科技水準,僅有耳道型助聽器無法適用於重度聽障者,其餘三型不論何種聽障程度皆可適用。其次,部分無法適用空氣傳導式助聽器的聽障者,可嘗試頭骨傳導式助聽器,其樣式類似上述眼鏡型助聽器,是經由眼鏡架末端的接收器,刺激振動耳廓後的乳突骨(mastoid)與相關部位,不經過中耳,直接把聲波傳到內耳。

      聽障者應先經耳科專門醫師診斷,認為確實有配戴助聽器的需要或確實可因此改善聽力,才可前往販售助聽器的廠商處選購,選配前並應先做聽力檢查,完整的聽力檢查包括純音聽力檢查、他覺性聽力檢查、不舒適響度值、語音檢查等,部分廠商僅作純音聽力檢查一項,聽障者根據聽力檢查的結果及聽障者本身的喜好,挑選一種最適合的助聽器型式,購取助聽器後,必須實地配戴測試,如果效果不佳,應請店家調整。助聽器的價格因型式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最便宜的不到四千元,貴的超過四萬元,由於助聽器購買後仍需時常維修、調整或保養,廠商的服務態度、技術能力都很重要,聽障者在選購助聽器時,應對此方面賦予較價格高低更多的重視。

      助聽器可以幫助聽障者聽得比較大聲或比較清楚一點,但無法令其恢復正常聽力,也就是說,一個戴上助聽器的聽障者,並不會變成一個聽力完全正常的聽人。會如此的原因,是助聽器把聲音擴大後,易於失真,也不能完全消除背景噪音,更不能做選擇性語音辨識,即指在數個同時發聲的來源中,不能刻意模糊或忽略次要音源而專注主要音源的接收。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在同屬類比式助聽器(analogical hearing aids)的發展中,由線性(linear)至非線性(non-linear)、由單頻(single-channel)至多頻(multi-channel),製作日益精良,不但可以針對聽障者本身聽力狀況作密合的調整與補強,即對聽力不足的頻率部分加以適量擴大,且可以過濾或減除人聲頻率以外的雜音,並以聽障者正面面對的對象為主要音源。而數位可程式化(digitally programmable)助聽器的出現,因具有諸多優點,如在不同頻率做不同程度的增減、僅降低部分頻道增益即可減輕回授(feedback)現象、只需降低特定壓縮頻道增益即可減除噪音等,更是戴用助聽器聽障者的莫大福音,但前述諸多缺點,迄今仍難百分之百予以排除。

      如今復有數位式助聽器(digital hearing aids)的上市,使助聽器的科技與效能再前進一步。數位式助聽器是聲音在經過麥克風後就被轉換成數碼加以處理,不但具有數位可程式化助聽器的優點,且在訊號處理上更具彈性,例如自動開啟方向性麥克風(directional microphone)、微處理器會不斷監控回授現象並設法抵銷、具有增進語音清晰度及降低噪音的程式等。數位式助聽器形同「智慧助聽器」,可以全自動化調整及處理聽障者所置身環境中的各種聲音,使配戴者在最適狀況下聽清楚所需要的聲音,原則上摒棄類比式助聽器的音量調節轉鈕,看似十分理想。但是其中仍有一個盲點,是製造廠商認為聽障者配戴了數位式助聽器之後,聽障者就可以置身於一個等同正常聽人的聲音感受環境,他從週遭環境接收的聲音即與聽人並無二致,實際上並非如此單純。一般聽障者要聽某個聲音,可能要比聽人聽得到的音量稍予加大,才能聽得清楚,假如對方距離拉遠,要更大聲一點,從而並非等同聽人的聽覺程度即可解決問題;相反地,在戶外或嘈雜的環境中,若無需選取特定聲音收聽,聽障者希望助聽器的音量小聲一些,以保護聽覺,因此,音量調節轉鈕仍有其必要性。數位式助聽器未站在聽障者自身的立場設計,即使技術十分先進、顧慮十分周詳,因為缺乏音量調節轉鈕,部分聽障者唯恐在需要調大、調小音量時無法如願,而認為其不可靠。總之,無論類比式或數位式助聽器,本來就沒有一種助聽器是十全十美的,助聽器可以幫助聽障者改善聽力,但迄今仍不能使聽障者一舉跨越鴻溝而成為聽力完全正常的聽人。

      與助聽器設計原理完全不同的,是人工電子耳此一聽覺輔具。人工電子耳的正式名稱是「植入式耳蝸」(cochlea implants),需先動手術開刀,在耳蝸內植入電極束,以之代替受損或喪失功能的聽神經細胞,將接收到的聲音訊息轉換成電流,刺激神經纖維群、傳向大腦,體驗到聲音,在電極束外,有一接收環置於皮下,以電線連接包含麥克風、發射器的一組語音處理器單元,該單元形似口袋型助聽器之小盒,可放入口袋中。1978年澳洲墨爾本大學做了全球第一個人工電子耳植入手術,其後人工電子耳的技術有長足的進步,電極數量增加,可以分辨更多不同頻率的聲音,並加快刺激速度、置入遙測功能,目前全世界估計已有約五萬人戴用,台灣是在1992年引進人工電子耳,迄今也有數百人戴用。

      對於兩耳聽力損失均大於90分貝的重度聽障者,配戴助聽器無效時,可以考慮裝人工電子耳。臨床研究顯示,先天性重度聽障者愈早植入愈好,黃金時期是二到三歲,惟需注意的是,手術成功的重要性只佔整體表現約30﹪,其餘的聽能復健與語言治療約佔70﹪,尤其聽障者家屬能否配合手術後長時間的訓練及學習,是決定聽障者日後聽語表現的關鍵。人工電子耳絕非一種手術後就能使聽障者立刻可聽可說的聽覺輔具,一個人工電子耳團隊除了耳科醫師之外,尚有聽力技師、語言治療師、精神科醫師、心理諮詢師、社工師等專家,這個團隊對聽障者及其家屬需在手術前審慎評估溝通,才能使後者有正確的觀念與合理的期望。先天失聰的幼兒在語言發展關鍵期之前植入人工電子耳,手術後需作密集訓練、治療,才能作聽語溝通。後天失聰的成年人,如失聰前已有良好的語言基礎,則植入人工電子耳後,也可恢復聽語功能。惟若是先天失聰的成年人,以前從未具有口語基礎、也未戴過助聽器,純靠手語、唇語、筆談來溝通,則因其對聲音毫無概念,也無法理解話語的內容,何況尚需考慮到漫長的聽語訓練與治療時間,欲發揮人工電子耳的功效,困難度極高,所以並非人工電子耳的適當植入對象。由於人工電子耳的裝置費用甚高,一具至少要60萬元,政府有加以補助的必要,但因為前述原因,行政院衛生署對國內人工電子耳的補助訂有多項標準,其中之一,即是限制年齡在6歲以下。因此,最能因人工電子耳受惠的聽障者或最能發揮人工電子耳功效者,是原已具有聽語能力基礎的後天性成年聽障者,但囿於費用過高且無法獲得政府補助,裝置者不多;其次是正處於聽語能力發展關鍵期的先天性幼兒聽障者,如聽障者本身及其家屬在術後復健過程中全心全力投入,也會讓人工電子耳發揮良好的功效;而已過聽語能力發展關鍵期甚久、缺乏聽語能力基礎的先天性成年聽障者,即很難發揮人工電子耳的功效。


    【參考資料】
    1. 「大英科技百科全書」(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光復書局,民國74年6月。
    2. 「大美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Americana),光復書局,民國79年3月。
    3. 「環華百科全書」,環華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4年9月。
    4. 林鴻清,「瓦登伯格氏症的聽障兒」,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聽障人雜誌」創刊號,民國87年11月。
    5. 陸佩淇,「人工電子耳語言處理及神經反應遙測之介紹」,黃俊生電子耳基金會「聲聲不息」,2000年冬季號。
    6. 鍾勁,「助聽器之最新發展」,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聽語知音」第五期,民國90年1月。
    7. 韓福榮,「e世代助聽輔具廠商專業服務指標之初探」,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聲暉雙月刊」,民國90年2月。
    8. 王仁鵬、江源泉、梁家光、盛華、黃俊生等耳鼻喉科醫師、教授、專家之記述、報導、網站資料。

  • 分享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